“周遇吉死了?”
然而仅仅是不舒服而已,而且周遇吉这么死在战场,好歹圆了他忠烈之名,如果让他活着,自己染指大位的时候,说不定还得像曹操杀荀彧那样想办法除掉他,到时候无论如何也得给他灌上一头污名了,为了东江的大业,他必须死!
“传信给宋献策,如果有机会,就去宁武关,收敛一下周遇吉,如果没有机会,那就算了!”
“知道了!”
枭雄之道,哪个不是踩着别人的累累白骨爬上起的?
…………
“宋大人!大同来报,李闯军过,留贼首过天星张天琳部驻守,兵马三千!”
“宋大人,娘子关来报,李闯大军尾队已过,留贼首老当家熊向春驻守,兵力一千!”
“报!宣府来报,李闯大军已出宣府,直逼居庸关!贼首虎大力部两千驻守!”
“报……”
“该走的都走差不多了,文将军,到咱们收玉米的时候了!”
“文将军,有仗打了,怎么还这幅无精打采的模样?”
“宋大人,您说咱老文怎么就得罪辽王了吗?上次关外天下之战,咱打的配角!这次真他娘的天下之战了,咱还打配角!都说姥姥不亲舅舅不爱!咱老马咋就成了外甥不爱了?”
“文爷!你这还姥姥不亲外甥不爱呢?辽王就够向着你了,十个军镇,有孔有德刘兴祚那样辽东老将,有孙传庭洪承畴这样曾经的朝廷大员,他就派您独当一面,别的军队还在关外蹲着,山西河北几千里让你纵横,你要不愿意干,写封信回去,有的是人拍马过来愿意干,咱老宋帮您上个折子?”
“这不老文就是牢骚两句,一切还要以辽王大业为重吗?出发!这就出发!”
“来人,备马,吹军号!兔崽子们!屁股别长毛了,跟着老子动起来!”
“好大一个圈儿啊!”
…………
不过历史就是这么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,照比与曾经的宁武关,这一次周遇吉率领着部下足足多抵抗了十一天,这十一天,也让大明王朝的命运稍稍做了改变被当做救命稻草的关宁军,到了!
“这才是大丈夫该居有的宏图伟业啊!”
“皇上!皇上!”
“朕自登基以来,宵衣旰食,每时每刻兢兢业业,就是怕耽搁了祖宗留下来的江山!朕如此勤勉了!可为什么?为什么天下都要群起而反朕?”
有一种忙活,叫做瞎忙活!瞎忙活,有时候还不如不忙活!先在想来,先帝天启皇帝天天在宫里忙着木匠活忙的不亦乐乎,天下由魏忠贤来把持,那时候起码国库充盈,边军不乱,需要银子时候,魏公公也抓的上来,哪像这位主忙活了一大顿,最后朝廷连百万两军饷都拿不出来,最后还得靠着朝臣的捐赠来度过这个难关!
不过这个冷笑也仅仅是一瞬间,看着地平线上仿佛数不胜数的闯军,忧虑同样在这些位极人臣脸上浮现出来,事到如今,他们又如何保住自己的特权和荣华富贵呢?
…………
“明日,闯贼即将攻城,诸位先生,可有何破敌之策?”
“陛下,请调辽兵吧!”
“先唐安史之乱,朝廷势穷,以两都财富子女换回纥兵平乱,败安史叛军,保大唐一百五十年基业,今闯贼兵临京师,社稷危机,保我大明江山方为要务,臣认为,当趁闯贼兵未围死,遣壮士携长平公主突围,至辽东接亲,以亲婿之谊,朝廷大义,还有辽王父之性命,邀辽王入关,退闯贼之兵,以保我大明社稷!”
“陛下,此事万万不可啊!这不就是和亲吗?我大明怏怏天朝,怎能向一叛臣贼子低头?”
“陛下,朝廷此举颜面何在啊!”
“正该如此,一但让那毛贼入关,同等与汉之董卓入京啊!陛下,当斩李明睿!”
“众卿家退下吧!”
“陛下,杜勋回来了!”
“让他进来吧!”
“杜勋,还不赶紧拜见陛下?”
“咱家杜勋,奉大顺皇帝之命,奉上国书一枚,致大明皇帝!”
“你,你竟然投靠了闯贼!!!”
“陛下,老奴这也是没办法!老奴这也是为了陛下好啊!”
“为了朕好!”
“好,你这狗奴才给朕说说,你又是怎么为了朕好的?”
还有这……,这好事?